首页 > 时代号角正文

两阕《沁园春》感动中国 一首《东方红》轰动世界

【时间】2023-12-31 09:51:21  【阅览】
毛泽东不用多介绍,也不必再评价,被中国和世界人民尊称为“毛主席”。老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的首要创立者,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诗歌创作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中最边缘的事情,却是最能展示其人格情怀的高光。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般认为诗词在唐宋时期已经达到了巅峰,后代再无法望其项背。实际上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学文化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热潮,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思想和艺术高度融合,无与伦比地登上了中国乃至世界诗歌艺术的珠峰,其代表作非两首《沁园春》莫属。
中国诗史上,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第一个诗人是楚地的屈原。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这个优良传统。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波澜壮阔、前无古人的社会美的内容。
《沁园春》词牌出现于晚唐。“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多在诗中吟咏,至晚唐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北宋驸马李遵勖府第又开沁园,构堂引水,环以佳木,嗜奇石,募人载送,请名士大夫宴乐,一时名冠京城。宋人写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此调四字句为主,多用对偶,配以八字、七字、六字、五字等句,用平韵,调势活泼生动,可平可仄字极多,较为自由,和婉协谐流畅,适用于言志、议论、谐谑、叙事、酬赠、祝颂等题材。
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在起义新军中当了半年兵,走上发愤图强、爱民救国的探索道路。湖南一师求学四年,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区委书记,党的三大后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国民党一、二大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随后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期间1925年晚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离开故乡韶山,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长沙是毛泽东离开韶山求学寻路、人格形成的地方,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毛泽东来到长沙母校,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面对湘江动人秋景,联想革命形势,激情澎湃,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壮丽诗篇。
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寒秋”为时间,“橘子洲头”为地点。“独立”以人入境,双关原野;“湘江北去”,以点带面,开出寥廓境界。“看”字引出景物联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4个字,四字格排列,工整对仗,主语的定语、谓语的动词以及状语或补语精炼生动;景物从山林到江船,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然后从高空到深水,由高到低,纵横开阖。最后以“万类霜天竞自由”进行概括议论,紧扣“霜天”的节令,延伸至“万类”众生,突出“竞自由”的自然旋律和时代主题。“怅”,原意是惆怅失意,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引发深思和慷慨激昂的激情。“寥廓”描写宇宙之广远空阔,“苍茫”写出旷远迷茫。主,主宰。沉浮,自然界的上升和没落,比喻人类社会的盛衰、消长。究竟谁是着世间万物的主宰?作者面对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和百家争鸣的大革命,深深感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作者继承了楚国先哲屈原“天问”的大胆气魄,改写“离骚”的沉郁哀婉,预言新生力量像喷薄而出的红日光照环宇。
作者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预感革命的希望,在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联盟的紧密结合。“携”先入为主,“忆”打开记忆闸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代年轻人学习、研究、宣传、实践马列主义,为苦难的中国诊断开方。尤其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他们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视功名利禄为粪土,要做开天辟地的一代“新民”。毛泽东曾作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他们学习古代的民族英雄祖逖击楫中流,胸怀凌云大志,“文明其思想,野蛮其身体”,畅游湘江,锻炼顽强的身体和意志,准备投身伟大的时代洪流。
上阕借湘江寒秋图抒发革命激情,下阕以“忆”字为统领,以情为线,带情叙事,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先写景,再叙事,一脉抒写昂扬的意气和豪迈的激情。全词风格豪放,用典贴切,景物壮丽,融情入理,情景交融。表达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合作破裂,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发动秋收起义,并且与同样失败的南昌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蒋介石国民党视毛泽东共产党为眼中钉肉中刺,连续五次重兵围剿井冈山中央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和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加之敌强我弱的国内现实,毛主席毅然领导中央红军进行艰苦卓绝九死一生的战略转移。两万五千里长征震惊中外,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伟人毛泽东总是立足革命的现实主义,洋溢着乐观的浪漫主义,同样是《沁园春》词牌,1936年2月,毛泽东率红军抗日,来到西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写下壮丽的《雪》。
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南方人而言,北方的雪是寒冷的、逼人的。但是在长征之初,湘江之子毛泽东在纵观整个中国革命形势之后提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向,在六盘山上就发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来到黄土高原,毛泽东率领的红军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开篇总写北国雪景,突出了诗人独特廓大瑰丽的意象印象。“北国风光”是总领,“千里”“万里”交错,其实是互文。“望”字引出概括而具体的景物描写。长城和黄河是北方的中国符号。长城横亘南北,黄河纵贯东西,概括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前后自然对仗,写出了北方严冬的肃杀与阴晦。再具体勾勒山脉和高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动词精炼,以动写静,借喻贴切。当读者慨叹神来之笔之时,作者又以想象比拟的笔调夸写高原连绵起伏的群山“欲与天公试比高”。大话好说,收场须能。近似诗圣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现在是雪天,晴天丽日才好。“须晴日”,是自然的雪霁放晴,也是革命成功,万象更新。“红装素裹”,将白雪红日奇妙融合;“分外妖娆”,形象拟人。写到这里,堪为高潮,令人屏息无言,似乎达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歌不能写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跳将出来,与大众一同赞美我们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连呼吸都不用,转而承上启下,“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由上阕写景引出下阕论史。
一个“惜”字,蕴含千言万语,是爱惜也是叹息。中国人讲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何等丰功伟绩震古烁今,但终究是武功有余文治不足。“文采”“风骚”是借代,“输”“逊”是判断,“略”“稍”是分寸。称霸世界的“一代天骄”又怎么样,“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射雕英雄,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褒也罢贬也罢,都过去了,汇入历史的风烟。史迹寓议于述,最后画龙点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虽然日寇入侵,大敌当前,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家及其革命队伍的无比自信和乐观豪迈跃然纸上。
《沁园春·雪》何时所写,没有具体记载。作者如此天才,也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而是一直私密珍藏。直到1957年建国七年多,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诞生才正式发表于1月号上,那自然被诗人们寄予最崇高的时代赞誉。其实,天下人皆知,它最早被民主党人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近代诗人柳亚子题跋: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在共产党倡导的“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战略指引下,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党内空前团结,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主席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呼吁“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久就要诞生了,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1945年8月28日,应蒋介石国民政府邀请,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谈判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展开和平谈判,共谋中国未来之发展。但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蒋介石假民主真独裁、假和平真战争、假谈判真缓兵的面目无人不晓。因此,毛泽东要来的消息一出,顿时撼动了重庆山城,著名政治家、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更是写诗称赞毛泽东此行为“弥天大勇”。
来到重庆后,除了与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之外,毛泽东还在重庆曾家岩桂园寓所宴请老友柳亚子、沈钧儒等人。谈笑之余,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大作,毛泽东谦虚地说:“您是知名的大诗人,我可不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哟!”柳亚子生怕毛泽东回绝他,赶忙说:“你在长征中不是写了不少诗词么,就把那首《七律·长征》抄给我吧!”事实上,当时主席已经写过很多经典的作品,这首《七律·长征》曾出现在已经出版的斯诺《西行漫记》中,名气相对较大一些。毛泽东没有立即同意,而是说:容我回去想一想,再作答复。转眼一个月过去,毛泽东踌躇之余,从桌上拿起一张印有“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提笔写上《沁园春·雪》。
这首词很快也传到了蒋介石那里。蒋介石看后,立刻叫人一探虚实。来人报告: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在民众中确实是好评如潮。不死心的蒋介石又叫来“文胆”陈布雷问:“你说这是不是毛泽东自己写的?”陈布雷回答:根据各方面收到的信息,毛泽东这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代诗词造诣很深,我看像他写的,别人恐怕还写不出来。蒋介石又问道:“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陈布雷回答:“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之感,是当今诗坛难得的精品!”于是他又问:“难道这首词就没有一点不尽如人意之处吗?比如说音韵、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方面。”刚直的陈布雷给出了中肯的评价:“我仔细看了看,没有什么毛病,至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嘛,因为是诗词,也只能这样说了。据我所知,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做诗,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难事。”蒋介石沉吟半晌说:“你赶快组织一批人,以评价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这首词……”在陈布雷的亲自组织下,重庆一流的诗人、作家很快便汇聚在了一起。据统计,仅在1945年12月14日此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国民政府控制的报刊就连续发表了所谓的“和词”近30余首,文章10多篇。后来蒋介石也收到了一些投稿,但大都平淡无奇,毫无深意,非但没有将毛泽东这首词比下去,反而还遭到了世人的耻笑。
两阕《沁园春》从湘江之滨写到长城脚下,从青年毛泽东的理想写到中国革命的胜利,纵贯中国革命史,境界雄奇,大气磅礴,意志坚定,囊括了中国革命的情感历程,揭示胜利原因。“得人心者得天下”,难怪毛主席共产党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并取得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在共产党的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最广和时间最长的歌曲是《东方红》。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其中搭载仪器演奏的歌曲就是《东方红》。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和《东方红》因其重要地位无需选拔成为搭载歌曲。
《东方红》歌词原文: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咳呀,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咳呀,领导我们向前进。”
这首民歌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马》曲调编写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歌曲编成后很受人们欢迎,随后延安文艺工作者将《移民歌》整理、删修成为三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1944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东方红》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人民以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创作的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逐步繁荣富强,人民对毛主席、共产党热爱程度愈加提高,歌曲愈加普及。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毛泽东的出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了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化体系,极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前行,震惊中外,彪炳史册,造福千秋万代。
 
2023年12月26日下午
【来源】国廉评论 李彦良
【发稿账号】lijun 【审核责编】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欢迎其他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时代网或新视界及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新时代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新时代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新时代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新时代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本《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5、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理论或评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