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31日 09 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今天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编 者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一步作出系统概括,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阐明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基本途径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均提出了与时代条件相适应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明确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据此明确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明确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明确总任务,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完成好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前进路上还会面临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明确总任务,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总任务,指明了新时代全体人民的奋斗方向,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明确总任务,有利于凝聚起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中国成立后,为使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党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部署。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改革开放后,基于对国情更加清醒的认识,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总体小康的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以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为时间节点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
在党的十九大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的战略构想,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是从我国发展新要求出发,在正确研判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发展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它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时间节点从本世纪中叶提前到2035年,并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实提升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始终坚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必将极大改写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对人类发展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实现现代化,其任务之艰巨,所面临的挑战之严峻,所遇到的困难之巨大,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探索出更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路径、方式和方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老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西方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导致物质主义膨胀、奢靡之风盛行,最终出现了“精神家园的失落”。中国式现代化不能重蹈这些国家现代化的覆辙。应该认识到,无论哪个方面存在短板,现代化都很难持续健康地推进下去。我们不仅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提升全民精神生活品质。要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实现物质繁荣和精神富足相统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过程,是与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占用、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相伴随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为目标追求,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西方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伴随着对外扩张掠夺,不仅给他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也让本国人民饱受战争痛苦。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通过持续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价值链,不仅大幅提升了自身发展水平,也为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的同时,也让全世界人民广泛受益。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擘画(大家手笔)
顾海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内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当今重大时代课题的思想智慧和理论精华。
总任务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历史任务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集中体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集中体现。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的“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的现代化”启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拓,我们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总任务鲜明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表达,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总任务深刻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总任务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所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课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创了人的全面发展新境界。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鲜亮的底色。
总任务宣示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不断完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精神力量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韩保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就能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
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生产力不仅是直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力量,而且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对生产力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将现代化的内涵逐步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优势越来越显著,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各方面建设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权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孤立发展,必须同舟共济、开放合作。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的结果,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既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开放合作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不断增强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力。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3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