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关注正文

关于基础教育中 学生"减负"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4-05-18 06:02:41  【阅览】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观念在社会中有着特有的魔力,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将基础教育功利化了,一味的追求好成绩、升学率。

      学生的道德品行的培养、身体健康的锻炼、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劳动技能的习得,在学校、教师、家长的眼中远远不如一个骄人成绩、一个高分数或者一次好的排名更令人欢喜。然而片面的追求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刚上学时又活泼又开朗的,为何一读到高中性格就变得木讷了呢?如今的社会,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寒暑假,孩子的时间都被网课、辅导班的课程排得满满的,假期里每天过得比成年人还要忙。孩子们失去了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长课本以外知识的大好时机,每天被“圈养”又怎能不木讷呢?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孩子天性,阻碍孩子性格、爱好、特长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位教育家曾说:“假如说读书只有读书,读书就不应游戏,那么读书的生活势必枯燥无味,哪里还谈得到进步呢?”在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议,所有中小学校应当保障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强化孩子们的体育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体魄,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竞争意识和精神任性,并且强化规则意识。在学校,如果没有体育课就意味着失去了户外活动时间,体育课给孩子们锻炼身体的机会,更是他们释放天性的契机。孩子缓解了压力,教育质量也能提升。

      今年5月14日,教育部发布通知,针对基础教育规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列出了12条负面清单,这“12个严禁”,针对的都是基础教育“老大难”问题。涉及挤占学生时间的就有四条,放假的时候、课间休息的时候、布置作业的时候及活动课的时候,从学校、老师、家长及培训机构都在变着花样“偷走”孩子们的宝贵时间。这些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其根源在于基础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

      教育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要表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停止超前学习,超时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为超时学习,孩子们睡眠不够,应该还给孩子正常作息,还给孩子们玩耍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尊重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一些;其次,停止题海战术,刷题、强化记忆等于无效劳动。学习上的内卷已经成了学生最大的负担。学生不是机器,需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得以理解,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刷题。大量的题海战术消耗的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对学习的欲望。最后,停止比较,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与坏,通过比较孩子的分数来区别对待非常不公平,少一些比较,多一些鼓励才是教育的本质。

      张弛有度是高效学习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优化基础教育生态,清理教育功利化行为,让孩子们享受到美好的教育,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国廉评论员 潘小军)
【来源】国廉评论网 
【发稿账号】guolianpinglun 【审核责编】中廉小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欢迎其他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时代网或新视界及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新时代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新时代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新时代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新时代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本《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5、本网站发布或转载的理论或评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